首頁
學習中心
活動節目
據點專區
子馨居服
清安居服
順順居護所
清安A單位
特別看護
如何預防長輩跌倒?
根據2018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 每100位65歲以上長輩, 有8位自述在過去一年曾經跌傷就醫,有三分之一是環境因素, 以踩到地上東西、地板濕滑、碰到桌腳或是家俱列為前三名原因。 個人因素跌倒佔三成, 前三名為頭暈、大腿無力不支、眼睛視力不好看不清楚。
由於老人通常有骨質疏鬆症及器官的退化問題, 即使輕微跌倒也可能造成很大的危險, 所造成傷害有髖骨關節骨折、其他部位骨折或脫臼、硬腦膜下出血、頭部受傷, 嚴重的可能長期臥床或死亡, 另外經常跌倒的長輩, 因為怕再次跌倒因此造成對家人更依賴,失去獨立活動的能力, 使家人在照護上更困難, 要花更多的人力及費用。
避免長輩的跌倒, 建議要從運動、飲食、改善居家環境以及善用輔具多管齊下, 達到最好預防效益。
1.加強肌力與平衡感訓練
太極、土風舞、瑜珈動作不會太快, 且手腳並用, 可以訓練長輩的平衡感, 深蹲與彈力帶運動則可訓練長輩肌力。
2.多補充鈣與維生素D
由於骨質疏鬆的問題比較不容易發現, 因此建議,除了平時多攝取含高鈣與維生素食物、多曬太陽之外,應該定期接受骨質密度檢查。
3.穿戴合宜的衣著與善用輔具
太長或是太寬的衣褲、磨損的舊鞋子、或是沒有防滑功能的鞋子都可能造成長輩跌倒, 因此家屬要留意長輩的衣著是否適當。
4.居家活動範圍維持適當照明
長輩勢力漸漸退化, 對光線的調節能力變差, 因此長輩居家活動範圍應保持明亮適中的光線, 光線不要太過刺眼, 並要慎選地板及家具材質, 避免光線來自地板或是家俱的反光,因為光線的干擾 會增加長輩視力障礙。
避免老人夜間上廁所跌倒, 在睡覺房間設一盞小夜燈之外, 行徑路線的走廊、階梯處、門檻設置感應照明燈, 避免被障礙物絆倒。
如果居家有階梯,確定地板防滑與不反光, 請在樓梯上方急下方裝置照明設備, 或是感應燈,加裝警急照明裝置。
5.淨空的長輩居家平常行徑動線
先了解長輩生活作息, 針對平常動線活動, 清除所有的障礙物,如堆放的雜物、家俱、電線、門檻很容易絆倒長輩,因此長輩的環境布置的空間規劃以越簡單越好。
6.居家地板不反光並維持乾燥與防滑
可在長輩起居的地板全面貼上粗糙的塑膠地板。 如果不想改裝地板, 可以在長輩活動的動線上比較容易跌倒的浴室、樓梯、下床處, 貼上止滑帶, 黏貼間隔應比腳掌長度小一點。
提醒您, 如果止滑帶已經磨損失去止滑功能,就必須更換。另外, 散落及沒有固定的墊子更容易造成跌倒, 因此避免使用。
7.牆壁或地板避免使用小格子圖案,小格子圖案會造成長輩眼花或目眩, 容易跌倒。
8.明顯標示無法移開的障礙物
當障礙物無法移除時, 請加上明顯標示, 如階梯可以貼上與階梯不同顏色的防滑貼,門檻可以貼上對比強烈或鮮豔色彩的膠帶或塗油漆,幫助提醒長輩。
9.加裝穩固扶手
建議走道、樓梯、及洗手間應裝設扶手, 在長輩坐的椅子、床邊、及馬桶邊家中殂手, 幫助長輩起身坐下, 門檻與浴缸旁加裝扶手, 幫助長輩單腳時保持身體平衡。
扶手高度視個人身搞坐調整, 以抓握時手臂可稍微有點彎曲為原則, 這樣長輩才有施力點。
10.浴廁防滑與加裝扶手
11.浴室是最容易濕滑的地方, 如果可能可以採淋浴間與洗手間乾濕分離。
浴缸旁邊加裝穩固的扶手及在浴缸內外做好止滑裝置, 如果可以, 長輩的浴室最好不要有浴缸。
浴室是最容易濕滑的地方, 如果可能可以採淋浴間與洗手間乾濕分離。
12.樓梯加裝扶手
如果樓梯的設計是不可避免, 長輩居家的樓梯設計需要能階梯面採得穩、階高長輩抬得高、扶手抓得勞。 階梯面建議可以容納80~90% 足部的長度,階高則不超過15公分, 再者, 因為長輩視力退化較差, 對於光線與顏色的敏感度降低, 因此可以採用階面採用較鮮明顏色, 階高用較深色系。 扶手的長度, 最好在最後一階梯後再延伸30公分。
13.選擇合適家俱
選擇長輩家俱時, 材質須以不反光及、沒有輪子或不會滑動為主要考量因素。
長輩常坐的椅子以及床鋪以旁邊最好加裝扶手,床的高度不宜太低或太高, 椅子及沙發也不宜太低太軟, 讓長輩起來及坐下會比較困難。另外, 為了減輕長輩跌倒受傷害, 家俱尖銳處請加上防撞條。
14.適當溫度
長輩因為體溫較低加上身體與自然的絕緣度降低, 對於低溫狀態特別敏感,身體反應會較慢, 建議長輩居家最佳室溫在不低於攝氏度。
除了上項的改善可以預防長輩跌倒之外:
申訴或聯絡電話 03-5724588
新竹市東區食品路27號2樓之1
ssa5165990@gmail.com
瀏覽人次:457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