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者風險管理 – 交通工具的使用

 

 

為了失智者的安全, 我們對於失智者的某些行為或行動必須加以限制, 最常見的就是交通工具的使用。

 

大部分的長者擁有多年安全和無肇事的駕駛經驗, 但不幸的是, 患了失智症就會影響開車或是騎車的能力。 失智症者因為記憶、定向、判斷、注意力及評估周遭環境能力逐漸退化, 導致開車時容易有車速失控、臨場判斷、無法判斷或理解交通號誌、迷路等問題。

 

很多長者, 失智之後仍騎車或開車外出看診或購物, 因為失智者對於自己疾病及駕駛能力退化無法理解,甚或開車外出或許是他的樂趣之一, 或是需要外出就醫或購物或拜訪朋友時卻要依賴他人, 進而降低對自己生活的控制能力, 影響到長者自尊, 造成家屬雖然知道有風險, 但還是很難完全阻止。

 

如果不制止, 讓失智者繼續開車或騎車, 就會有迷路、發生車禍、自己受到傷害、或是他人造成傷害的危險。 因此失智者如果無法接受不開車或騎車的限制, 可以有幾種作法處理:

 

1.把要鑰匙藏起來

當失智者找不到鑰匙時, 可以利用轉移注意力的方法, 告訴他 「出門要梳裝整齊, 請先去梳洗、換衣服再出門」。

 

2.換掉車鑰匙

換掉車子鑰匙, 但讓失智者仍保有原有的鑰匙, 這樣才不會傷到失智者的自尊。

 

3.把車藏起來

讓失智者看不到車, 就忘了有車這件事, 或是善意謊言告訴他 「車子送修」。

 

4.透過醫師或專業人員 (個案管理師) 說明

藉由專業有權威人提醒失智者開車的危險性, 或是尋求警方的協助。

 

該如何處理這類問題, 沒有絕對的答案, 往往都是碰到之後才知道該如何應對。

台灣失智症協會製作了一個 「失智症者與安全駕駛決策輔助手冊」協助被診斷患有失智症者做出何時該停止開車或騎車的決定並希望盡早做好停止開車或騎車規劃。

家屬如果有興趣進一步了解, 可洽台灣失智症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