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學習中心
活動節目
據點專區
子馨居服
清安居服
順順居護所
清安A單位
特別看護
失智者問題行為照顧方法 – 暴力及攻擊行為
暴力及攻擊行為較常出現在中度及重度失智患者。
患者因為認知功能退化, 喪失對社會行為及是非的判斷, 容易誤解他人的言語及行為, 因為腦神經退化的程度不同, 自控能力也降低, 無法接受負面的感覺或挫折, 因而變得易怒、激動, 或是因為幻覺而有暴力行為。 患者會以語言及暴力的攻擊行為做回應或保護自己。
照護有攻擊性的失智者雖然壓力非常大, 但是照護者首先應該避免在聲音上或行為上讓患者有不耐煩或生氣的感覺, 應先以正面的心態以及接納的態度表達安撫及關懷, 否則如果照護者因為患者暴力行為而有憤怒的情緒, 患者的反擊會更暴力。
專家表示, 語言及行為暴力都是攻擊性行為表現的方式。
包括罵髒話、不當的批評控告及威脅, 常見失智者控訴家人虐待或是不給飯吃。
包括敲打、踢、推、咬、抓以及任何傷害他人的行為,攻擊性的行為也可能針對自己, 甚至嚴重的可能企圖自殺。
造成攻擊性行為的因素:
♦ 患者因為無能力溝通或無法自由選擇日常活動,造成壓力, 因而產生攻擊性行為。
♦ 認知障礙的患者往往因精神混亂產生幻覺或疑心病重, 造成攻擊行為。
♦ 環境太吵雜或太多人在同一環境, 讓患者感覺負擔過度。
♦ 照護者的態度不耐煩、不安或壓力, 都會影響患者。
♦ 生理上的不適, 如頭痛或牙痛。
♦ 日常生活有太大的改變。
♦ 一次被詢問多個問題
♦ 與他人爭執所產生的結果, 也可能是造成攻擊行為的原因。
為了預防患者暴力及攻擊行為, 建議照護者下列的照護及應對方法:
並應當讓患者有規律的運動, 這樣可以減輕患者及照顧者壓力。
2.適時轉移話題或轉移患者注意力。
其實, 失智者有攻擊行為, 他並不是故意的, 也不是衝著自己來的, 只是他們認知功能退化所導致。 或者他只是想引起你的注意, 或者他想表達什麼? 又或者他有需求。
因此, 當照顧者面臨自己火大情緒或壓力時, 請先放慢步調, 調整呼, 試著去理解患者的行為。
另外, 家屬也該學習尊重患者, 避免去勉強失智者,可以用引導的方式, 讓患者自己做判斷, 建立自信心。
申訴或聯絡電話 03-5724588
新竹市東區食品路27號2樓之1
ssa5165990@gmail.com
瀏覽人次:457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