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失智症?
失智≠老化
你知道什麼因素導致失智症嗎?
及早發現才能減緩失智症繼續惡化
 
#認識失智症 #失智症種類 #AD-8 #失智症導致因素
 
 

多數人認為患者變得頑固, 或是記憶力減退或是判斷退力減退是老化的現象, 因而忽略就醫的重要性。
如何區分失智與正常老化:
所謂的正常老化, 就是突然忘記某件事, 但是事後會想起來, 但是失智症完全忘記自己說過或是做過的事。
失智症不是單一的疾病,失智症是一種因腦部傷害或疾病導致漸進式認知功能退化, 基本上它是一群徵狀的組合, 因此失智症並非老人專屬的疾病, 就血管性失智症 (因中風或腦部受創引起) 來看,就不分年齡層。
失智症不只是記憶力的減退,還會影響認知功能,同時可能出現干擾的行為, 個性改變, 妄想等徵狀。 這些徵狀因嚴重程度不同, 而影響到人際關係與工作能力。
失智症大致分為血管性、退化性兩類, 但是有些患者會存在兩種或以上的病因, 最常見的就是阿茲海默症與血管型失智症並存。
 
1. 退化性失智症: 多數的失智者屬於這各類型, 常見的有:
► 阿茲海默症
早期的病症最明顯的是記憶力衰退, 對時間、地點、人物辨識出問題, 屬於進行式退化, 且不可逆性 (所謂不可逆性, 就是無法回到過去的狀態)。 是一種神經退化性疾病, 主要是因為阿茲海默症初期以侵犯海馬迴為主。
海馬迴有短暫記憶的重要功能, 如果出現障礙, 就會忘記剛剛發生的所有事。

►  額顳葉型失智症
腦部障礙以侵略額葉以及顳葉為主。 特性是早期出現人格變化和行為控制力喪失, 常常出現不合理的行為, 或是早期出現語言障礙, 在表達上有困難。
► 路易氏失智症
這是第二常見的退化性失智, 特性是有認知功能障礙之外, 早期可能伴隨身以僵硬、走路不穩、手抖、重複地無法解釋的跌倒。 此外還會有比較明顯的精神症狀, 例如: 視覺或是聽覺幻覺, 情緒不穩, 疑心妄想。
 
 
2. 血管性失智症
這類的失智是因為中風或是慢性腦血管病變, 造成腦部血液循環不良, 導致腦細胞死亡造成智力減退。特性是認知功能突然惡化, 早期出現動作緩慢、步態不穩與其他精神症狀。
常見的特徵:
►  情緒及人格變化
► 尿失禁
► 吞嚥困難、構音困難 (講話大舌頭)
► 步履障礙 (失足跌倒)
 
 
3. 其他導致失智症的因素
有些失智症是因為特定原因造成, 經過治療是有機會可以恢復。
這類型的病因有:

► 營養失調: 缺乏維生素B12、葉酸等。
► 顱內病症: 如常壓性水腦症、腦部腫瘤、腦部創傷。
►  新陳代謝異常: 如甲狀腺功能低下、電解質不平衡
►  中樞神經系統感染: 如梅毒、愛滋病
► 中毒: 因藥物、酗酒所引起
 
 
 
(資料來源: 台灣失智症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