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照顧者自我照顧, 紓解壓力

 

 

 

家庭照顧者所面對的被照顧者可能是父母, 可能是伴侶, 或是其他家人, 照顧者一天24小時, 一年365天都要滿足這些家人的身心需求, 所面臨的壓力是我們非照顧者無法想像的。 因此照顧者在照顧家人之前,要先照顧好自己的身心, 這樣照顧道路才能走得更長、更遠、更有品質。

 

我們建議照顧者下列自我照顧的方法紓解壓力:

 

♦  快樂是可以學習的, 保持正面樂觀的思考替代負面的思考,唯有保持心情愉悅, 才不會讓壓力打倒自己。

♦  身體是一切之本, 照顧好身體才也力氣長期抗戰, 因此:

√ 均衡營養很重要:越是忙越要注重飲食品質, 飲食可以簡單, 但不可隨便。

√ 充分好品質的睡眠:養成上床不胡思亂想的習慣並放鬆情緒才能順利入睡。 長期睡眠睡眠不足會導致免疫力下降, 容易生病。

√ 抽空運動:照顧者整天協助被照顧者身心所需, 那是勞動非運動。身體需要透過心肺以及肌力訓練才能提升體力, 以及提高抗壓的能力。

 

♦  肯定自己對照顧工作的付出及用心, 照顧家人是一個相當有價值及貢獻的工作, 所以記得每天給自己打氣, 鼓勵並稱讚自己。

 

♦  再忙都要給自己喘息的時間與空間, 做些自己喜歡或是可以放鬆的活動, 如逛街或看電影, 轉變自己的心情, 才會有新的能量繼續照顧家人。

 

♦  在照顧的過程中仍然維持原有社交或嗜好, 保有自己生活的空間, 不但可以調適照顧壓力,同時可以為自己未來生活預做準備, 這樣才不會在照顧工作終了之後, 生活失去重心。

 

♦  照顧是一條漫漫馬拉松, 沿途需要下來補給才能順利抵達終點站, 因此不要一個人承擔照顧工作, 除了家人之間的扶持之外, 政府及民間單位都有提供居家照顧、居家護理、居家喘息等服務, 適度運用社會資源讓專業介入, 除了讓自己照顧更省力之外, 被找顧者也能得到更適當的照顧。

♦  不論是照顧者或是被照顧者有情緒是很正常的, 強忍壓抑後果更難收拾。 因此我們要學習接納自己或家人的挫折、憤怒、沮喪, 並找到宣洩的管道, 如運動、找人聊聊、或是撥打諮商電話。

 

♦  允許自己可以脆弱,定期找自己相信的專業心理師晤談,讓自己有時間脆弱, 脆弱完之後並非人生無望,而是重新找到希望。

 

♦  信仰可以幫助解決存在的議題。 當你在問生命為何如此折磨人時, 堅定的信仰能幫助回答這個問題。 無論是永生觀或輪迴觀, 只要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解釋, 並願意讓自己接受和面對生命的客課題, 這就是信仰可以提供的協助。

 

♦  你必須知道, 你並不孤單, 社會上其實有很多人跟你一樣的照顧者, 你可以參加民間的支持團體與其他照顧者互相打氣支持, 互相學習。 

 

♦  隨時注意自己壓力的警訊, 並做好調整, 必要時請尋求專業人員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