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照顧者長期作戰準備指南 (上篇)

 

 

 

照顧者因為在長期照顧壓力下所產生得負面新聞時有所聞。 俗話說「久病床前無孝子」,對於失智症家屬而言,照護的壓力更是巨大。

 

照顧者或被照顧者都應該了解因為疾病或逐漸老化,會對家庭生活帶來影響。彼此應該相互體諒、包容、與信任,並且可以自在地表達內心的想法和感受。

 

照顧者在照顧家人之前,要先照顧好自己的身心,除了讓自己身體健康, 有充分休息之外, 更需要尋求社會資源協並善用家庭或親友間的支援系統協助照顧工作,維持自己正常的社交活動, 這樣照顧道路才能走得更長、更遠、更有品質。

 

因此, 做好長期作戰的準備很重要的照顧者首先必須:

 

♦  了解自己可承擔多少:

衡量自己與被照顧者關係、自己的身心狀態、自己的個性、配偶及子女的意見、經濟能力、其他親朋友人的支援、可以利用的資源有哪一些 ..等,再決定要承擔多少。

 

♦  設定合理的照顧目標及自我期待:

照顧者必須認清自己的能力及限度,做出合理的目標與期待,才可以有效減輕壓力。

 

♦  找出第一順位的接棒者

照顧者必須先照顧好自己, 保持身體亦即心理的健康, 才能照顧好長輩。

因此, 當你無法承受身體或是心理壓力時, 一定要勇敢地說出來。

你需要喘息時, 除了利用政府產習服務之外, 請在家人中找出第一順位接棒者。

 

♦  建立親人朋友的支援名單:

一樣米養百樣人。恐怕很困難要求每一位兄弟姐妹一樣投入照顧, 甚至對疾病治療、照顧方式看法不一。 因此,照顧者有責任主動清楚地表達照顧需求、自己的限度、需要的支援等是非常重要的,與親人協商照顧責任的分擔, 否則其他家人也不清楚該如何協助。除了親人之外, 朋友以及鄰居都是很好的人力支援。

 

♦  鍛鍊體力:

照顧工作很耗體力,需要有足夠的體力才能勝任。因此, 平日就要有規律的運動、均衡的飲食、足夠的睡眠,有足夠的體力才能勝任照顧工作。

 

 

♦  尋找支持來源及情緒抒發管道:

照顧工作不但耗損體力,同時也耗損心力。

照顧的歷程中需要有人打氣鼓勵、可以傾吐心中壓抑的情緒,才有新的能量和信心,有足夠的能量才能有圓滿的照顧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