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避免老本流失或不當使用, 該如何規劃管理財產呢?

 

 

 

台灣老化的速度特別快, 根據台灣失智協會調查結果, 2018年, 台灣高齡人口(65歲以上人口)比例超過 14%, 正式邁入所謂的高齡社會, 根據國發會的推估, 台灣將於2065年高齡人口比例將超過40%。 在台灣失智協會的調查也顯示, 台灣65歲以上的人口中罹患失智症者有7.98%, 也就是說每13位65歲以上的長者就有一位罹患失智症, 到了80歲, 更是每5位就有一位是智症患者, 因此, 一旦失智, 再多的財產都無法自己管理。

 

除了平均年齡增加之未, 家庭、社會環境的急遽變遷, 讓中老年人要守住錢財安穩過日子也沒像以前那麼容易, 因此人生後半輩子如果想過著充實快樂的日子, 除了身體健康, 財務無慮是不可或缺的要件。 我們常聽聞有人為了資助子女創業,賠了退休老本還落的房子被查封的慘痛下場。 如果長輩有好好規劃自己的財務, 相信這個不幸的事件是可以避免的。 因此, 為了避免老本流失, 晚年生活無慮、或怕財產被騙光、或怕下一代爭奪財產, 甚至為了設立子孫的教育基金或照顧身心障礙孩子的晚年, 建議可以考慮選擇「安養信託」 的規劃。

 

「安養信託」是信託的一種, 指的是委託人兼受益人 (通常是父母、年長者或身心障礙者之親屬) 將財產 (財產包括: 存款、不動產、股票、債權等能用金錢計算價值的資產)交由受託人代為管理、執行委託人的意願,以達到委託人能老年退休安養 、子女受到照顧、身心障礙者得到養護的目的。 契約內容也可以註明用如何分配財產的方式給子女, 不會讓財產只能依照民法繼承順位及比例分配。另外, 透過安養信託, 長輩可以設立一筆專門款項做為養老金,確保未來經濟需求能被滿足, 避免意外的財務危機。

 

「安養信託」的優點:

• 信託財產具獨立性, 避免財產遭他人或其他不肖子女覬覦或侵奪。

• 由信用及資產穩固的銀行管理托信財產, 委託人較安心。

• 生活費、醫療、安養機構費用、看護費用等支付由銀行把關, 委託人不必擔心資金有浮濫支出之虞。

• 以專業的角度為受益人利益管理運用信託財產, 以達到生活養護的目的。

• 委託人選任信任的親友或由福利機構擔任信託監察人, 以協助監督信託事務的執行。

 

 

若要由安養信託確保未來的經濟來源, 一定要選信用良好的受託人和可信任的信託監察人, 更需要及早規劃, 避免將來如果有因特殊狀況 (患失智症)無法以自我的意願安排財產。 除此之外, 建議選擇低風險的銀行定期存款, 並於託管契約約定各類給付的項目, 支付為了滿足生活、醫療、安養、看護等不同的費用。 託管契約約定設定條文,  例如:

•  定期給付

可以以每月、每半年、每年定期給付, 如果信託內的錢足夠退休用, 也可以用來照顧子女, 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給自己的受益人。 如果受益人為多人時,可以訂定不同的受益比例, 或是特定日期給付。

• 其他給付

• 特殊給付醫療補助金

在信託期間如果受益人因疾病或意外事故, 得出具醫療機構的證明文件請領。

 

• 教育補助金

       受益人憑當學期國內的註冊繳費證明通知或收據申請自信託專戶支出

• 護養機構或看護費用

受益人入住養護機構或需要看護時, 所需費用得指示受託人逕自信託財產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