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選擇適合長輩的照護方式?


 

 

由於醫療技術的進步, 許多的疾病因此獲得良好的治療與控制, 使得壽命更加延長, 因此每個家庭對長輩照顧需求, 平均將近8~10 年的時間, 甚至更久。

 

其實照顧長輩的方法很多, 可以依長輩的身體狀況及需求, 與長輩一起討論, 挑選最適合的照顧方法。

 

1.居家照顧

居家照顧可以協助長輩日常生活起居, 維持居家生活品質及行動安全, 符合在地老化的期待, 與家人的距離較貼近, 但是要慎選提供照護服務的人員, 要考量是否安全可靠與管理良好。

 

2.日間照顧 (托老照顧)

日間照顧中心就是老人的托老所, 白天有人協助照顧長輩, 家屬可以放心工作。

日間照顧中心白天可以協助長輩生活照顧、休閒活動、傍晚回家仍可以和家人相處。

由於安置時間較固定, 家屬需配合上下班接送, 較不自由而且安排的活動不一定符合長輩的期待。

 

3.營養送餐

如果擔心長輩三餐無人可以協助準備, 或許可以善用老人送餐服務,讓長輩養用溫暖營養的餐食。

可以解決長輩不方便開伙的問題, 也藉此可以維持與社會的接觸, 但是餐食無法依長輩的健康狀況作調整。

 

4.安養中心

在長輩自理能力情況不錯, 可以選擇安養中心安置, 在安養中心全天有人陪同, 家屬可以專心上班, 在挑選適合的安養中心時, 一定要找「合法立案」的「優質」安養中心。

但住安養中心, 長輩會有被遺棄感, 而且隱私及自由多少會受限制, 因此必須與長輩充分溝通。

 

5.養護中心

長輩的健康與生活起居需要一些協助, 養護中心的醫護人員可以協助長輩用藥、關注長輩營養狀況。

與安養中心一樣, 會讓長輩感受不好, 而且隱私及自由多少會受限制,同時其他的住民疾病狀況較嚴重時, 也容易影響長輩心情。

 

 

6.護理之家

長輩需要許多醫療方面照護時, 例如身上有氣切、尿管裝置、鼻胃管的長輩, 突發狀況比較多, 在家照顧比較困難, 護理之家會是適合選擇。 透過專業護理人員進行醫療照護, 同時也享有醫院的醫療資源。

護理之家隱私及自由有所限制, 且價格較昂貴。

 

7.老人住宅

許多企業陸續投入老人住宅, 建構清幽的環境以及完善的設備, 同時也安排一些團康活動, 但是如果子女沒來探望, 容易感到孤獨, 且華人比較忌諱居住在曾經有人往生的地方。

 

8.失智症團體家屋

提供失智症長輩一種小規模、生活環境家庭化及照顧服務個人化的服務模式, 滿足失智症長輩多元照顧服務的需求。 並提高其自主能力與生活品質。

照顧人員及工作人員都受過失智症相關訓練, 能幫失智症長輩安心地過生活並延緩退化的速度。

 

9.外籍看護

切記要遵循合法管道申請。

雖然外籍看護可以兼顧老小, 但是語言不通會有溝通問題,且需要提供住宿空間。 也會有人員、財產損失以及逃跑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