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學習中心
活動節目
據點專區
子馨居服
清安居服
順順居護所
清安A單位
特別看護
該如何遠距照顧獨居的父母?
台灣即將邁入高齡化社會, 兩老相依或一人獨居已成為趨勢。 要協助父母打造獨居安全不寂寞的生活, 已成為難以常常見面又忙碌的子女責任。
隨著父母日漸衰老, 狀況也越來越多, 在父母不願搬離熟悉的老家,為孩子添麻煩, 而子女也無法放棄工作與自己家庭時,該如何遠距照顧父母, 讓父母自在、讓自己也安心呢?
在「地老化」及「社區化」是世界趨勢,也是高齡社會最理想的目標, 讓父母可以留在自己家裡, 在自己熟悉的社區生活, 保有快樂的人際關係、適當的活動,健康自然就能維持。 因此, 新時代的孝道應該鼓勵長輩獨立生活, 讓父母可以延續獨立生活的能力,延長健康, 這樣就能縮短失能的時間。
在父母還能走動照顧自己生活起居時, 子女就該盡可能維持父母的健康, 不要讓父母退化到需要長期照顧的程度。 要讓父母可以獨立生活, 居家環境的「安全」必須優先考量, 要加裝扶手與止滑地板、並注意浴廁是否無障礙、照明是否完善, 讓長輩可以更安全的環境下自在生活。
如果擔心長輩健康問題,可以藉由醫院提供的遠距照護定期掌握父母的健康狀況或安裝保全公司的緊急求救裝置, 讓長輩出現突發狀況時可以立即求救, 如果是獨居長輩, 可以向各縣市單位申請 「獨居老人緊急救援連線」, 長者只需要按下緊急救援, 相關單位就會緊急派員到府關心。
鼓勵父母多參與各種社會活動, 善用在地的社區關懷據點、樂齡大學、長青學院, 除了維持人與人之間互動的社會行為, 長輩也可以活到老學到老。
要常叮嚀長輩定時吃飯, 注意營養均勻。 也可以善用自費送餐的資源, 或是鼓勵長輩參加社區的老人食堂或共餐計畫。
所有資源只是協助, 無法取代親情的角色, 因此子女對長輩的關懷很重要。
父母其實要的不多, 他們需要的只是安全感、存在感、價值感。 子女應該定期每個禮拜抽出兩三天的時間, 放下手邊的事, 專心打電話跟他們聊聊天, 一起分享彼此的生活所碰到事,讓父母知道自己有人關心。 如果兄弟姊妹多人, 可以安排每人固定日子打電話及陪伴, 讓長輩不會有太長的獨處時間。 或可申請關懷訪視、電話問安, 至少定期有人可以看到父母的狀況。
為了讓長輩可以即時與外界聯絡, 除了家中的電話換成大按鍵或大螢幕並輸入幾組緊急狀況撥打電話號碼之外, 也可以教導長輩使用通訊軟體 line, 建立群組, 發展親友、鄰里支持、關懷群組。
子女也可以聘請家事服務員或清潔打掃人員, 定期幫長輩完成粗重家務。
如果父母無法自理生活或健康惡化時, 就需要照顧資源介入, 子女可以舉行家庭會議,討論可行的照顧方法、 需要支出的費用以及可以善用的社會資源, 大家把可以做得到根與做不到的部分提出來, 共同盤點照顧責任的分攤及逐月準備「長照基金」。
如果子女只能遠距照顧父母, 可以考慮申請外籍看護, 或送安養機構。
可以利用通訊軟體 line 建立群組, 兄弟姊妹、鄰里、親友打造安全網, 當父母需要協助時, 彼此可以有照應, 甚至在父母有臨時狀況時,能及時得到協助。
申訴或聯絡電話 03-5724588
新竹市東區食品路27號2樓之1
ssa5165990@gmail.com
瀏覽人次:457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