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故事一    阿嬌因照顧失智的父親而無法工作

 

長期照顧者, 你是否身心俱疲?

 

 

 

根據國內外的研究發現, 家庭照顧者通常面臨的壓力與負荷包括:

1. 身體負荷:因累積疲勞、傷害或是睡眠不足所產生

2. 家庭關係的壓力:因為照顧方式意見不同、分工不均、無法溝通, 造成家庭關係不睦。

3. 心理負荷:生氣、委屈、焦慮、罪惡感、哀傷、無力感、孤單、憂鬱.. 等等心理負荷。

4. 社交壓力: 因為照顧被照顧者, 而沒有時間與家人朋友相處, 越來越孤立。

5. 就業負荷: 因為要照顧被照顧者, 被迫要減少上班工時或是辭職。

6. 經濟負荷: 缺乏穩定收入, 生活漸漸困頓。

 

鑒於家庭照顧者的種種壓力與負荷,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在衛生福利不設家屬的支持下建置家庭照顧者關懷專線0800-507272, 及各縣市支持服務據點輔導計畫, 提供家庭照顧者八大支持性服務, 並長期追蹤高風險家庭照顧者。

家庭照顧者的八大支持性服務包括:

 

♦ 個案服務 : 被評估為「高負荷之家庭照顧者」, 由專業人員到府訪視評估,經訪視評估之後,擬定照顧計畫, 並計畫提供適切的服務與資源。

 

♦ 家庭照顧技巧指導: 經社工評估有提升家庭照顧技巧指導需求的照顧者, 例如: 新手照顧者、出院病患回家後的照顧、被照顧者病情有變化, 另外也提供對於缺乏照技訓練的外籍護工的指導。

 

♦ 實務指導  : 如果被照顧者為65歲以上的老人、 55歲以上的山地原住民、50歲以上的身心障礙者, 並符合未接受長期照護或未聘用外籍護工者, 可由具照顧服務。如被照顧者符合資格, 則有部分補助, 如未符合資格者, 則須自行負責費用。照顧服務專業人員資格, 必須從事居家服務達三年以上, 歷經60小時教育訓練獲得認證。

 

♦ 照顧技巧訓練  : 由地方據點開辦以團體授課的方式, 提供「家庭照顧者」不同主題的照顧技巧訓練課程。

 

♦ 紓壓活動  : 由地方據點開辦以團體授課的方式, 提供「家庭照顧者」釋放壓力與互相交流的機會。 紓壓活動有音樂、繪畫、肢體活動。

 

♦ 支持團體  : 提供「家庭照顧者」以同一批參與者連續性四到八次小團體活動, 在講師有系統的課程帶領下, 達到照顧者經驗分享、互相支持打氣、以及凝聚互助團體的功能。

              

♦ 心理協談 : 經由社工師評估有心理壓力過重、情緒困擾、憂鬱傾向或與家人溝通不良、生涯衝突問題的「家庭照顧者」, 由諮商師或社工師提供每周一次「一對 一」每人最多八次的心理協談服務。 心理協談服務以個人需求及解決問題為導向。

            

♦ 喘息服務 : 「家庭照顧者」因為要參加前述活動而需要有代替照顧人力者。

                

♦ 電話關懷  : 訓練及運用志願提供服務的人力, 提供「家庭照顧者」主動向及鉉性的電話關懷。

                

 

每位家庭照顧者所面臨的問題都不一樣, 想了解更多有關家庭照顧者支持性的服務, 只要打一通免付費家庭照顧者關懷專線0800-507272